跳到主要內容
:::

【輔具單元】電子耳介紹

公告分類 【資源教室課程活動】
公告日期 2023-03-24 16:50:00
公告內容

輔助設備:人工電子耳

幫助對象:極重度(聽損大於90分貝)聽障,而未能從助聽器得到幫助的成人及兒童。

 

功能: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,把聲音轉換成編碼的電子信號,傳入人體的內耳耳蝸,刺激殘留的聽神經纖維,再由大腦產生聽覺。

 

設計:

裝置設計上人工電子耳附有一個麥克風、攜帶式或耳掛式的語言處理器,而耳內則有接收器和電擊極裝置,會透過手術裝設於耳後的皮膚下及內耳耳蝸內。

 

運作方式:

由麥克風負責收集周圍環境之聲音訊息,將其轉為電能,並傳送到語言處理器。語言處理器透過訊號編碼策略分析傳進來的訊息,再通過導線傳送至傳導線圈。傳導線圈以無線射頻方式將訊息傳輸至內部植入體的接收器,接再依所接受的訊號傳至置入在耳蝸中的電極串,電流經由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,再上傳至大腦。

 

植入流程:

  1. 術前評估:包括醫療、聽力、語言、社交心理各方面。
  2. 手術:約2-3小時,會需要住院。
  3. 開頻:在手術後2-4週傷口穩定後進行,主要在調整植入電極的電流圖,使聽障有最佳的聽覺刺激,通常需要經過5-6次的調整,電流圖才可趨於穩定。
  4. 術後聽語復健:術後聽語復建是持續的過程,可以在醫院、學校或原有的復健機構進行。電子耳使用的經驗越久,接受復健的時間越長,效果愈顯著。

 

其他小知識:

  1. 因為人工電子耳價格昂貴,並且是屬於植入性手術。因此,具有人工電子耳的聽障者會盡量避免激烈運動,防止植入區受到物體撞擊頭部影響;還有會避免碰到水。
  2. 人工電子耳和助聽器完全不同。助聽器是將聲音放大至聽力受損者可聽到的聲音,而人工電子耳植入體則是繞過耳朵受損的部份,直接刺激聽覺神經。

 

參考資料:

https://www1.cgmh.org.tw/intr/intr2/c3350/new/column_article.asp?c1Pno=1&pno=13&RR=R1&Language=

圖片來源:www.medel.com

附加檔案
參考連結

回到最上方